院庆动态

Activities

饮水思其源,学成谢吾师

作者:刘乳燕    发布时间 : 2024-08-30      点击量:



我是云开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2012级本科生,在珞珈山求学十年后留校工作,现在在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任本科生辅导员。

十二年前,我满怀憧憬和期待踏入武汉大学的校门,在云开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开始了岩土工程的专业学习。入学第一天晚上,我在宿舍第一次见到了来查寝的辅导员肖娴娴老师,虽然我已经记不得我们当时聊天的细节,但却永远忘不了她的热情和带给我的安心。大学四年,肖老师几乎参与了我本科学习生活中所有的重要事件,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情绪上的安抚等等。

在学校和学院的培养和帮助下,在武汉大学四年的本科生活,也真的像极了青春应有的摸样----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本科期间,我是院学生会成员,担任过团支书和班长,参加过暑期支教,也在结构设计竞赛、成图竞赛等专业相关竞赛中斩获佳绩。大到高水平学科竞赛,小到学生活动,都离不开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培训、学长学姐的传帮带、小伙伴们的齐心协力,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锻炼提升自我,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时,在学院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在周围优秀同学的影响下,自己也出色的完成了专业内的学习。大三时,因为对武大的喜欢,更因为对学院专业课老师科研实力的信任,在当时还没有学历焦虑的背景下,我选择了留在武大直博。

硕博期间,我先后担任过学院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和兼职辅导员,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3篇,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也获得了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前往澳洲阿德莱德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习。

我和我研究生导师姜清辉老师的缘分其实在我本科期间就已经结下了。2014年,我参加了姜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再到2016年成为姜老师的学生,自己深感荣幸。姜老师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对我影响深远,帮助我树立了严肃的科研精神。同时,姜老师吃苦耐劳、认真做事的工作精神和真诚待人的品质也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位土木先生的缩影。

姜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岩石力学与边坡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节理岩体不连续变形分析、高边坡稳定分析及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973项目课题以及行业科研项目40多项。三峡工程之后,国内水电开发全面转向西南高山峡谷地区。锦屏一级拱坝是世界第一高拱坝,其左岸高边坡工程难度堪称世界之最。姜老师带领课题组自20051月进入工地踏勘开始,开展了长达10余载、贯穿设计、施工和运行全过程的边坡稳定性跟踪分析、动态反馈与预警预报研究。基于此,姜老师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湖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正是在这样勇于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导师的带领下,包括我在内的课题组成员厚植家国情怀的责任和担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以及同级博士小伙伴们研究生期间的研究依托课题组的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在姜老师的带领下先后3次前往西藏自治区等高原地区,最后一次做现场原位试验的时候,在海拔2000米的扎拉水电站现场呆了3个月,期间吃住都在藏民家里,而且基本顿顿是土豆,真正做到了土豆丝和土豆片的变换,还得我们自己在结束了工地上的工作后回家再自己动手做。作为一个女生,对我来说,当时还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在炎热的夏天只能一个月洗一次澡。除了生活上的不便,更让人头疼的是原位试验上的难题,所有看似简单的问题,在高原地区,都会因为路途的遥远、物资的匮乏、人力的沟通不便和机械的短缺而变得奇难无比,在工地的3个月,每天都会有新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和处理。完成现场原位试验的期间,确实吃了很多苦,但也完成了能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还是很值得的。而像我们课题组这样,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解决重大工程实际问题的,在土建学院和整个学校也是数不胜数。

6年的研究生生活,姜老师对我的科研提供了无限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更重要的是,导师对我追求自我理想和试错过程也充满了包容和支持,不管是对我占用科研时间考雅思和准备出国联培的支持,帮助我排解做兼职辅导员期间遇到的新压力,还是在我找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指导和帮助,更有在我迷茫和自我怀疑时给予的鼓励和肯定。不长不短的研究生生活,能够遇到姜老师这样科研上支持学生、生活上体谅学生的有品德的导师,真的是我莫大的幸运。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始终以导师的优秀品质要求自己。

2014年,自己作为学生志愿者参加了学院30周年的院庆,有幸在逸夫楼见到了很多优秀院友,我确实已经记不清他们曾经的成绩有多好,学生活动组织的多有影响,却都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责任和担当,听到了发展和进步,感受到了学院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如今,我也实现了和学校的双向奔赴,正是对学院培养的无上肯定,我选择了留校工作,也真正明白了学院于我的意义。对我来说,学院绝非仅仅是一个名字,几栋建筑,而是我全部的青春和精神世界。即使走出校门,我也绝不会忘记校门牌坊上的学大汉,武立国,激励自己心怀“国之大者”,做合格武大人。


作者简介:刘乳燕,2012级本科生,2016级研究生,本硕博专业均为岩土工程,2022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为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团委副书记,联系电话为18202752427




上一条:凝聚校友共识 共绘发展蓝图——云开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开展校友走访活动

下一条:薪火相传,继往开来